“雨霖计划”HCV患者公益援助项目


项目背景


慢性丙型肝炎(以下简称“丙肝”)是一种丙型肝炎病毒(HCV)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,呈全球性流行,为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。HCV血液传播,目前尚未研发出HCV疫苗。据世界卫生组织(WHO)统计,全球约1.85亿人感染HCV,每年导致约35万例死亡。2006年中国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,我国1-59岁人群抗HCV流行率为0.43%。HCV慢性感染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,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,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。


近年来,医学快速发展,丙肝已成为医学领域可实现“治愈”的病毒性疾病。通过规范的抗病毒治疗,约95%以上的患者可实现HCV彻底清除,治疗以直接应用抗病毒药物为主,但需要足疗程治疗,治疗周期通常为8-24周。但治疗费用仍是部分患者的就医障碍。


为落实《“健康中国2030”规划纲要》《健康中国行动(2019-2030年)》有关要求,进一步加强我国丙肝防治工作,不断降低丙肝流行水平,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,助力实现世界卫生组织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危害目标。2021 年国家卫健委联合九部委印发了《消除丙型肝炎公共卫生危害行动工作方案(2021-2030 年)》,提出“五加强、一加大、一落实”,其中“一落实”明确提出落实医保政策,提高诊疗可负担性,要求医保、卫健、民政等部门加强协同,按规定落实基本医保、大病保险、医疗救助三重制度综合保障政策,加强与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、临时救助等制度以及慈善帮扶之间的衔接,合力防范致贫返贫风险。


为此,北京陈菊梅公益基金会响应国家号召,发起“雨霖计划”丙肝患者援助公益项目,旨在通过经济援助降低患者治疗负担,提升其主动就医、足疗程服药的依从性,助力丙肝防治事业高质量发展。


项目目标


帮助确诊丙型肝炎患者获得治疗机会并坚持足疗程服药,提升治愈率,降低肝硬化和肝癌等并发症风险,减轻家庭与社会负担,全面提升患者生活质量。


实施周期


2024年9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


援助方式


针对我国贫困地区的低收入患者,计划援助800名患者。针对符合项目援助条件与标准的患者,按接受丙肝DAA药物治疗的个人自付部分/自费支付部分金额的50%提供援助补贴,且援助金额不超过1000元/人。


援助流程


(一)援助条件
确诊为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患者,已接受足疗程治疗。


(二)援助申请
1. 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
2. 患者提交如下材料:
(1)个人经济评估表(仅针对低保患者)
(2)受益对象确认书
(3)本人身份证(或军官证)正反照片或复印件
(4)定点医疗机构诊断意见书
(5)定点医疗机构医师开具的处方
(6)患者购买治疗丙肝的抗病毒药的购药发票或医院收据复印件;
(7)药品收费明细或结算单(如上述资料不能体现患者医保自付/自费支付金额的时候再提供)
(8)患者本人的银行账号名称、账号、开户行、行号等信息


(三)援助资料审核
申请材料由志愿者协助收集或患者自己邮寄至基金会项目组,项目组人员严格按以上条件审核通过后,方可执行。
邮寄信息:
地址:北京市丰台区万丰路316号B226
收件人:周老师
电话:010-63866192


(四)援助金发放
基金会每月进行2次援助金打款,援助打款顺序以提交资料的先后顺序及合格情况为准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项目动态

捐赠公示丨雨霖计划患者援助情况

技术支持丨菊梅睿研    菊梅公益基金会 © 2025    京ICP备17023891号